赶快加入我们,成为心理学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腾学
x
我现在是华东师大心理学院一年级的研究生,回想一下跨考的经历真是又有辛酸又有运气啊,psybook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犹记得最开始到网上问哪个网站可以提供比较多的心理学考研方面的信息,很多人都推荐psybook,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啊,这确实是个好网站,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论坛,这里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找到了一个学长。 作为跨专业的考生,刚开始最怕的不是专业知识不够,而是信息的闭塞,因为周围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源。虽然psybook可以提供很多方面的信息,但是我当时就发现考研过来人的经验帖偏少,而且大多还是转帖,甚至是转的好多年前的帖子,看了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帮助并不大。所以我只能摸石头过河,整日如履薄冰,相比我的心境考研时冬天的严寒都不算什么了……
如今在华师大待了大半年了,才又想起这个论坛,我想能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广大研友也是件好事,花费不了我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节省很多人宝贵的精力。今天就在这里盖个小楼吧,如果大家踊跃提问,我会尽量坚持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盖下去,希望能将自己考研的心路历程、学习方法、其他注意事项等都和大家分享一下。 都说心理学考研难,跨专业更难,然而现在的同学倒是有一大半都是跨专业,所以只要努力就总会有回报的。我想在这里给正在努力备战的研友们,特别是跨专业考心理学的研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具体经验,根据提问再整理回答吧。 我是2008年毕业的一名工科学子,原来的专业与心理学相去十万八千里,可以说毫无关系。07年末,即将毕业而又毫无目标的我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跨专业裸考心理学研究生,结果很明显——毫无悬念的铩羽而归。 本科毕业,在经历3个月找工作与被工作的空虚无聊生活之后,我毅然决然的决定:再考!在准备了几个月之后,我再一次披挂上阵,出现在09考研的战场上。这次结果稍微好一点,但还是以6分之差与心理学失之交臂。(我报考的学校没有参加心理学统考,所以这里感叹一下,自主命题的专业课不是人考的,要大纲没大纲,要资料没资料,拿着推荐的几本参考书目乱读一气,到考试时也是望题心叹啊~~)。 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会老老实实的去找工作,所以在我说出2010年要继续考的时候,朋友们都很惊讶,很疑惑。我不想给他们解释,因为我只是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失败了并不可怕,只要你坚持下去,在你成功那天,以往的失败会让你的成功更加辉煌;而如果你放弃了,那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2010年的考研,我终结了自己的失败,顺利的考上了华东师大心理学研究生。 今天坐在寝室里,细细回想了一下几次跨专业考研与已经在读一年的经历,感慨万千,于是乎心血来潮,写下这些东西,我姑妄说之,各位姑妄看之。 1、
跨考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2、
心理学很难,但心理学统考不难。有大纲,有教材,仔仔细细照着看肯定能应付掉考试。 3、
一定要坚持。只要你能保证考前4个月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看书,那你已经成功80%了。 4、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要老是去和别人比复习的进度有多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坚持去执行。 5、
身体非常重要,不要太玩命了~~~
~~~~~~~~~~~~~~~~~~~华丽的分割线~~~~~~~~~~~~~~~~~~~~~~ 有很多朋友都很关心现阶段应该怎么复习,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感想吧。现在这个阶段,当时的我还在看第一遍书,一直看到暑假都什么也不懂,满脑子的浆糊,所以同学们这个阶段要沉住气不要急啊。
有人会觉得心理学统考的内容好多,书好厚,怕自己来不及看。其实你去比较一下心理学统考的大纲和政治统考的大纲就会明白,其实心理学统考的内容比起政治来,实在少太多了……(政治大纲那叫一个厚啊~~)而且,比起枯燥无味的政治来说,心理学的内容实在有趣很多,你在看书的时候,完全可以当成科普读物来看。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大概到8月份三个月的时间内,对于专业课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参照大纲把教材认认真真的看一遍,不要求能背下来,但一定要对每一章都有个大概印象,套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不一定要能回忆(当然能做到更好了),但一定要能再认。
在看书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做笔记,特别是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笔记的做法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笔记一定要有条理性,有逻辑性。要能通过笔记把书的整体框架了解清楚,比如说普心这本书,我看完书做完笔记之后要知道:一共有几章,每一章讲的是什么,分了几个点来讲,这几个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层次性的记笔记,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理解整本书。就算没有记住一些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在做题的时候也能很快反应到这个知识点是出自哪章哪节,这样反复几遍,自然就能记住了。
所以说,我觉得第一轮看书的时候做笔记用不着很详细,不用把每个知识点的长篇大论都往笔记本上搬,这个是以后的事情。层次记清楚,再加上几个关键字,能让你大概回忆起这个知识点讲的是什么,那就足够了。
以上均为个人经验,各位朋友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呵呵。
~~~~~~~~~~~~~又是华丽的分割线啊~~~~~~~~~~~~~~~~~~~~~~~~~~~
这些天很多人加我qq,发现大家现阶段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该看哪些教材,下面我就大致的说一下我的经验吧。若有遗漏或错误请大家及时指出。
首先心理学考研必备的就是官方的大纲解析,黄色书皮的,是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详细梳理,那本书就是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它指哪里我们就看哪里,当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题目是大纲解析也没有涉及到的,但这个只能凭运气了。每年的大纲解析大概在十月份出,现在可以买本去年的或是到网上下电子版,根据它翻开每本教材,大纲上没有的直接从教材上划掉,像教育心理学直接就能划掉半本书,很爽啊。
普通心理学就看一本彭聃龄就行,北师出的。其他也可以买一两本随便翻翻即可。
教育心理学个人觉得都不用看教材,直接看大纲解析就行……但是为了保险还是买一本吧,记不得我当时用的什么了。
统计我建议买两本,一本是北师大的张厚粲的,一本是北大的甘怡群,各有千秋,两本互补。
实验心理学就买一本即可,我买了三本,其实只看了一本,郭秀艳或是杨志良,其实都一样……
发展心理学也是买一本即可,林崇德老先生的书。
测量我用的是戴海崎的,暨南大学出版社。
对于测量、发展和教育这三科,考试所占比重比较小,也相对好掌握,其实只看大纲解析都基本足够了,但是现在这个阶段时间还很充足,最好还是认真看书,打好基础。普通、实验和统计是比较难的,只看大纲解析远远不够,要仔细看书。 至于社会心理学我那年没考,我也没有发言权,在这里就不说了,请热心的同学补充下吧。
现在这个阶段大家不要想太多,把书买齐了埋头看就可以了,看得摸不着北也很正常,我一年前就摸不着……暑假正式开始第一遍边看书边整理笔记的时候什么都慢慢豁然开朗了。现在天气让人容易犯困急躁,大家沉下心来啊。由于学业繁重,请大家加到这个2253446843,群里的问题我会及时集中回答,另外还会在群共享里上传一些当时帮助过我的电子资料,而且也是各位研友交流的平台。加油啊,祝大家实现理想。
~~~~~~~~~~~~~又是华丽的分割线啊~~~~~~~~~~~~~~~~~~~~~~~~~~~
我是楼主现在的同学,受楼主之托聊聊心理学考研,本人和楼主一样也是工科男三跨考研,比楼主幸运的是我第一年就考上了,有付出的努力也有很多运气成分啊。
前面讲过了该准备哪些书,但考研还有很重要、很艰巨的一个挑战就是心态的调整。考心理学的有很多是跨考,还有些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都非常的辛苦,我也是三跨考生,所以深有感触。大三寒假决定考心理学,大三下学期开始买教材看书,由于本科的学业要兼顾,只能是挤时间,一个学期只是把教材看了一遍而已,看完脑袋一片混乱。真正的备考是从暑期实习之后,即大三暑假的七月下旬,算一下正式备考的时间是半年,所以大家现在的时间还是充裕的,不用担心。 由于心理学考研确实有难度,考前五的学校尤其困难,所以压力很大,那种压力是无时无刻的,经常会想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总结一下我的经验,考研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埋头苦干,少顾其他。考研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万万分心不得,不要害怕自己没有退路,初试过后再找工作也是来得及的,当然这个建议只是参考而已,最终还是视个人情况而定。我个人的习惯是不能有任何分心,备考的半年就只干一件事情,每天的作息都是围绕着备考来定。 第二,不要怀疑自己。对自己怀疑是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而且会降低学习的效率,更严重的是可能让自己萌生退意,要知道,一旦你畏惧了,那你也就失败了大半。特别是对跨考的同学来说,你们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基础,没有经验,用半年的时间来学习别人4年学习的知识根本不可能,所以很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其实我现在看来跨考反而是有优势的,考研是应试,我们所要回答的是大纲解析要求我们回答的,而心理学科班的同学说他们知道的太多不知道考研要写什么;现在同学一大半是跨专业,还有个原因是跨专业的人备考特别认真,因为知道自己的差距所以丝毫也不会放松。 第三,不可一天有懈怠。考研是持久战,备考的半年中每天要保持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没有一天间断过。无论天气如何,无论心情怎样,都要按照学习计划尽量投入的备考。一直处在投入状态,投入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旦休息一天,想再进入状态就又需要调整。 第四,不要去攀比,不要急于求成。很多考研的同学喜欢互相询问:复习到第几轮了?看到哪本书了?我向来对这种问题淡然处之,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看得快就是复习得好的。如果因为和别人攀比复习的速度而匆匆赶进度看书的话,那效果是很差的。只要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循序渐进的看书,认真完成自己制定的任务就好。考研切忌急躁。 第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备考时和研友的交流中感到,每个人学习习惯上的差异真的是非常大,所以不存在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学习经验不能说得太具体,因为具体的只能靠你自己来摸索来尝试,常定计划、留心观察效果、及时调整,相信很快都可以找到对自己来说最舒服最高效的方法。
祝大家备考顺利。
~~~~~~~~~~~~~又是华丽的分割线啊~~~~~~~~~~~~~~~~~~~~~~~~~~~
下面想介绍一下心理学报考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对国内的心理学研究生教育不了解经常问这样的问题:
1、你是出于对心理学的具体方向感兴趣如心理咨询,才决定考心理学,那么就要事先了解那些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开了这个方向。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开这个方向的。要知道心理学能够从哲学中分娩出来不是弗洛伊德,而是因为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不要想当然就认为某所学校招心理学的研究生就一定会开设心理咨询。最权威的永远是各个学校研招办网站,可以到那里看看找找。
2、不是所有的学校的心理学都是参与了统考。而且特别注意华东师大心理学并非所有方向参加统考,如基础方向就是自主命题。不参加统考的学校在他的官方网站全列出参考书目,但不会出“自主考试的考试大纲”,因为考试大纲这种费钱费时间,只有国家才有这个能力搞这个东西。
3、关于自主学历等各种疑难杂症,主要查看国家所公布的研究生录取工作的各种文件,以及所报考学校发布的各种文件。
4、现在心理学方向已经有专业硕士。它的考试相对简单点,有双证的。如果学校比较强读它的专业硕士还是很好选择。当然学费相对高,华东师大的两年五万。如果不太想做研究,那么这也是很好的备选。
我选择心理学纯粹是为了喜欢。至于为什么会喜欢它,说不上来,也许没有原因的喜爱才会是喜爱的本质特点吧。所以我学习心理学的方法不是很系统。就是看书吧,看的书也很杂,考试范围内的书看,范围外的也看。国内的看,国外的也看。只要是心理学的书我一般都不会拒绝阅读。但有两个方法我还是推荐一下。
1、做笔记。做笔记有很多种用法。一种就是用来调整情绪。考心理学,如果收集齐参考书目,那会是很高的一堆。当时有个考公共管理的,他的专业课用的书只有2本还是3本,相当于心理学的3分之一。所以把厚变薄,扔掉那厚厚的参考书籍,心情上会愉悦很多吧。如果把笔记做成电子版,然后把它拷进手机里,相当便携。那么即使你在准备期间,也可以做到学习,游玩两不误了。一些不得不出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等人时,坐车时找出来看看。对于二战心理学的童鞋们,那帮助会更明显。不知道二战的童鞋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翻开那本被摸过无数次的书,看着那些实在很熟悉的字体,实在有种想吐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做笔记吧。
2、抄书。这种方法是一种笨方法,但却十分有效。当然用起来要相当谨慎。如果你要参加统考,那么就更要谨用了。如果你不是参加统考,而且参考书目不多,看书多遍之后,实在不知所云,那么可以考虑下,特别是那种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所报考学校的往年试卷,有海量分数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等等,那么你实在可以考虑这种方法。当然这种相当耗时间,量力而行。我思考过,为什么抄书比看书某些情况下有效。内隐学习可能也是一种解释,抄的时候不太会想太多的为什么。还有就是情绪也不同,只看的时候难免有点焦虑,而抄书会有一种隐约的成就感,正面情绪显然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每种方法,无论它效果怎么样,都有它使用的一些前提条件。想取得好的效果还是看各位怎么使用。能够使你保持好情绪的方法,应该就是你要坚持的方法。
~~~~~~~~~~~~~又是华丽的分割线啊~~~~~~~~~~~~~~~~~~~~~~~~~~~ 鉴于大家都觉得照着大纲看教材不是很靠谱的一种复习方法,我在此说明一下吧。 当初第一次考研复习的时候,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这三本书我确实不是照着大纲看的教材,因为当时我不是报的心理学统考的学校,所以也没有大纲这么个东西。当然那所自主命题学校的考题也没有涉及发展、教育和测量这三门课程,所以也就没看这三本书。那次考研失败以后,我决定报考一所参加全国统考的学校,这样有大纲以后看书比较有方向性,所以发展、教育和测量这三本书我都是照着大纲复习的。 之所以觉得照着大纲复习比较好,是因为我看了发展、教育和测量以后,感觉还比较好,很多大纲没涉及的章节我都没看,这样省了很多功夫。不过大家还是有疑惑的话,我有以下建议: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还有心理学统计这三本书就认认真真的看看教材,因为这些是基础,特别是对跨考的同学了解这门学科很有帮助,而且占的考试比重也最大。至于发展和教育,个人感觉就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照着大纲看教材足够了,测量是一门很头疼的课程,很难弄明白,所以对于里面的知识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就死背下来。也可以对一对前辈的考研经验 帖子也好久没更新了,今天先想到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端午节快乐:)
大家不用担心信息会有什么不同,研友们凑到一起都是很好的交流平台。看到大家在群中热烈讨论真的感到很高兴啊,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时间还很充足。由于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进行调整工作,请想加QQ:2253446843,以后我们会进行调整。
|